点击次数 | 标题 | 作者 | 年,卷(期) | 起止页 |
6677 |
云南省地震生命损失的区域特征研究
|
刘桂萍,李纲,张小涛,魏志恒
|
2015,10(1)
|
25-38
|
4706 |
芦山地震震后次生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
|
刘睿,苏伟,张晓东,田丽燕,张群燕
|
2013,8(4)
|
423-433
|
4522 |
新地震区划图地震构造区划分的原则和方法——以中国东部中强地震活动区为例
|
高战武,陈国星,周本刚,周庆,雷清清
|
2014,9(1)
|
1-11
|
4452 |
中外电气设备抗震设防标准对比分析
|
尤红兵,赵凤新
|
2013,8(1)
|
40-51
|
4410 |
半周期半对称延拓的EMD边界处理方法的实现
|
高军,孟涛,祁继鑫,赵永金
|
2011,6(2)
|
124-129
|
4161 |
GPON光纤技术在山东地震信息网络中的应用
|
吴晨,张坤,房晓亮,张芹,胡旭辉
|
2013,8(1)
|
104-112
|
4137 |
利用断裂带上的低b值识别凹凸体方法的探讨——以龙门山断裂带和鲜水河断裂带为例
|
李正芳,周本刚
|
2014,9(2)
|
213-225
|
3983 |
中国大陆活动断裂大震复发间隔
|
谢富仁,张世民,张永庆,任俊杰,张效亮,冉洪流
|
2013,8(1)
|
1-10
|
3853 |
依兰-伊通断裂依兰段的新活动特征及其构造演化
|
余中元,韦庆海,疏鹏,李文彬,刘双
|
2014,9(3)
|
384-399
|
3850 |
2013年芦山MS7.0地震前甘孜台地电阻率变化分析
|
解滔,卢军,任越霞,赵民渊
|
2013,8(4)
|
377-388
|
3769 |
云南鲁甸6.5级地震灾害特点浅析
|
帅向华,姜立新,侯建盛,延旭东,宋立军,刘爱文
|
2014,9(3)
|
340-358
|
3727 |
强震动作用下土体非线性动力特征研究发展与展望
|
王玉石,李小军,兰日清,王宁,陈红娟
|
2016,11(3)
|
480-492
|
3660 |
从库仑破裂应力和余震分布角度探讨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关系
|
刘盼,李平恩,廖力
|
2017,12(1)
|
40-55
|
3634 |
基于P5立体像对和高分辨率Google Earth影像的丽江-小金河断裂断错地貌解译
|
李天龙,张世民,丁锐,刘韶,赵丽媛
|
2014,9(1)
|
40-52
|
3573 |
基于应变能变化的芦山强震同震效应的数值模拟
|
李玉江,陈连旺,杨树新
|
2013,8(4)
|
361-369
|
3565 |
关于天然设计地震波的研究
|
庞群英,肖遥,李大华
|
2011,6(1)
|
85-90
|
3549 |
依兰-伊通断裂方正段晚第四纪以来的构造活动及其地貌表现
|
疏鹏,闵伟,刘玉刚,余中元
|
2014,9(2)
|
226-237
|
3539 |
跨断层水泥管试验的有限元分析
|
贾晓辉,刘爱文
|
2014,9(2)
|
192-200
|
3537 |
2014年景谷地震震中附近地裂缝成因初析
|
石峰,何宏林,袁仁茂,任治坤,韩非,常祖峰,李西
|
2014,9(4)
|
782-789
|
3532 |
光弹实验构造渤海强震区应力场及地震危险区判定研究
|
黄大卫,胡宏玖,王华林,黄兴,王纪强,陈平,胡超,刘军,刘红欣
|
2015,10(4)
|
853-871
|
|